發(fā)布時間:2020-05-04瀏覽次數(shù):3205
土壤
人類文明將失去生機、難以為繼。
土壤學家常常將土壤比作地球的皮膚。
20 世紀 60 年代,蘇聯(lián)土壤學家稱土壤為土被;根據(jù)希臘語中“Geo(地球)”和“Derma(皮膚)”的含義,1967年創(chuàng)刊的國際土壤學會雜志被命名為《Geoderma》,至今仍是土壤學領域的經(jīng)典期刊。我國早在唐代就把土壤稱為“地皮”。這一貼切的比喻,在世界范圍內(nèi)得到了廣泛共識,形象地概括了土壤的主要功能與特點。
土壤的形成
19世紀末,俄羅斯土壤學家道庫恰耶夫創(chuàng)立土壤發(fā)生學說,指出土壤是母質、氣候、生物、地形和時間五大成土因素的產(chǎn)物。
氣候主要通過溫度和降水全面影響成土過程中的物理、化學和生物作用的強度和方向。生物(包括植物、動物和微生物)在自身的生命活動中與土壤之間發(fā)生著物質和能量交換,改變土壤結構和孔隙狀況。地形主要通過影響其他成土因素而發(fā)生作用,以及在重力作用下對地表的物質和能量進行再分配。
土壤形成的速率則取決于土壤形成時的環(huán)境條件。一般來講,濕熱的環(huán)境更利于土壤的形成。不過,即使在南極那種極端惡劣的冰雪環(huán)境中,也有一些地衣的著生,進行著緩慢的原始成土過程。已知最快的土壤形成速率出現(xiàn)在新西蘭的南阿爾卑斯山,速率為2.5毫米/年,更多的土壤則是在如龜速般形成。據(jù)估算,地球表面土壤的平均形成速率約為0.056毫米/年。也就是說,在不考慮土壤侵蝕的情況下,形成1米厚的土壤,大概需要18000 年。我們常見的土壤,其形成一般都在萬年以上,因而有“千年龜萬年土”的說法。
土壤的分類
我國疆域遼闊,土壤資源絕對量大、資源區(qū)域差異明顯、有著豐富的土壤類型。類似于生物分類學上的界、門、綱、目、科、屬、種,在我國現(xiàn)行的中國土壤系統(tǒng)分類中,土壤學家將土壤劃分出14個土綱,39個亞綱,138個土類,588個亞類,土系的數(shù)量則不亞于美國的22000個,充分說明了土壤資源類型之豐富和變異程度之大。
人為土最能體現(xiàn)“人土相依”這一樸素的自然哲學理念。在世界上很多地方,特別是在有悠久耕作歷史的地區(qū),人為活動,包括人工搬運、耕作、施肥和灌溉等,強烈地改變了原有土壤的形成過程,土壤的形態(tài)和性質也發(fā)生了重大改變,而那些原生土壤僅僅作為母土或埋藏土壤存在。
這類受人為活動深刻影響的土壤就叫做人為土。我國的農(nóng)耕歷史悠久,人為改土、造土的規(guī)模和時間跨度世所罕見,人為土在我國的分布十分廣泛?!暗净ㄏ憷镎f豐年,聽取蛙聲一片”在我國南方魚米之鄉(xiāng)看到的大片稻田甚至自家菜園里的土壤,大部分都是人為土。
水耕人為土主要指水稻土,多分布在多雨的江南地區(qū)。稻田常年處于周而復始的灌水-落干循環(huán)之中,導致土壤亦交替處于氧化-還原的狀態(tài),土壤中出現(xiàn)了明顯的水耕氧化還原層。積水條件導致土壤中積累了大量的有機質,但也將原有的很多物質不同程度地淋失掉了。根據(jù)這種層次的性態(tài)差異及一些反映附加過程的特性,水耕人為土又可被進一步分為簡育、鐵聚、鐵滲和潛育人為土四種類型。
旱耕人為土是區(qū)別于水耕人為土的另一大人為土類型,多見于受雨量限制的北方地區(qū)。旱耕的方式隨地區(qū)變化極大,因而具有很強的區(qū)域性。在黃河流域,人們在培肥土壤的過程中,施用大量有機肥、家畜肥、人糞尿以及圈肥等各種肥料,并經(jīng)過堆墊等作用,在土壤表層形成了一層有機質含量較高的熟化層。在珠江流域,也有廣泛旱耕人為土造土過程,不過方式有所不同,人們將池塘中的淤泥堆墊成型,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泥墊旱耕人為土??梢哉f,人為土就是人為創(chuàng)造或者加工出來的土壤。
不過,正如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”,天南地北的農(nóng)民根據(jù)手上現(xiàn)有的物料和工具,使出各種絕活,又是鋤地又是堆肥泥墊等等,雖然殊途,但終究同歸,自家地里原本毫無生機的土壤脫胎換骨地換了模樣。人為土的編輯改造過程,是人們因地制宜、科學管理土壤的典范。
土壤是一種近乎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。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成百上千年,甚至都沒有人能完整見證一厘米土壤的形成,而它與毀滅之間,可能只差一場暴雨、一次污染事件。
僅以土壤侵蝕為例,每年就會造成250億~ 400億噸表土流失,導致作物減產(chǎn)、土壤固碳能力下降、養(yǎng)分和水分明顯減少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每年因侵蝕所造成的谷物損失可高達760萬噸。近年來,頻頻見諸媒體的土壤污染事件,更讓人們對這一寶貴資源的安全充滿憂慮。
然而,人們在仰望星空探索未知的時候,常常忽視了自己腳下所踏立的土壤。
遙望廣袤無垠的祖國大地,
正是我們腳下這寂靜的土壤
豐富多彩的利用類型。
我們腳下這一片片寂靜無聲的土壤,
將人類與這塊大地牢牢地綁定在一起!
010-53608679